法律法规 > 地方法规 > 北京>正文页

北京市召开财政工作会议

2013-06-14 13:11:30文章来源:华夏会计网

15,北京市召开财政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1年财政工作,分析了当前的经济财政形势,并对2012年财政工作进行部署。

2011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促发展,克服国内外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影响,为实现“十二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会议分析了2012年经济财政形势,明确2012年财政部门将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服务大局、深化改革、提高效益,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宏观调控效能,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将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抓好增收节支工作。提升财源建设水平,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强化财政增收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逐步将市属国有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分类收缴机制,全面启动区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坚持依法征管与优化服务并重,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目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公务购车用车等经费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事业。

二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科技、文化领域统筹两个100亿元资金,推动构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工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节能减排贡献突出的区县和单位给予奖励,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研究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财政资金政策手段,有效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强化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支持办好惠民实事。完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制度,用好价格调节资金,促进物价总体平稳。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严格按照10%的比例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确保完成中央下达我市的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分解任务指标。完善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充分发挥市保障性住房投资中心的作用,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大力支持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足额安排资金,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做好重点大街、重点区域的环境建设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住宅抗震节能改造。加大投入力度,支持PM2.5监测实施工作以及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

四是营造良好财税环境。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激发和保护企业发展活力。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实施准备工作,推动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灵活运用财政奖补政策,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成本和风险,扶持中小企业拓展市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完善大额专项资金调控机制,探索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择优遴选大额专项资金项目,提高重大事项资金保障能力。拓展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方式,改变单一的财政直接投入形式,探索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及竞争性分配等财政支持新方式,统筹建立多元投入的政府公共投融资体系。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工作,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健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促进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六是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探索项目支出定额化管理模式,对大额专项资金进行单独编报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强化预算编制的调控职能,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将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积极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在继续公开“三公”经费、部门预决算信息的同时,做好行政经费决算公开工作,加快区县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步伐。

七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制度办法,扩大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开展项目支出事前评估,逐步将财政评审纳入预算编制环节,提高预算资金分配的公开性、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方法,强化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绩效管理。研究制定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办法,加大绩效评价结果问责力度,加强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

八是积极防控财政风险。加强地方性政府债务制度建设,促进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发展,强化政府债务动态监控,推动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安全高效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九是严格财政监督。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资金检查,重点突出资金使用合规与绩效并重。推进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落实查前公示和查后公告,不断增强检查效果。整合内外部监督资源,明确监管职责,形成监督合力。

各区县主管财政工作的区县长、区县财政局长,市政府各部门、总公司及市属大型企业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财务处长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联系我们 | 欢迎合作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