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政积极探索实施公共服务购买制
2012年9月12日 来源:四川省财政厅办公室
四川省财政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经费供给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选择四川爱乐乐团开展“公共服务购买制”试点,以提 供公共服务为目标,把财政拨款与单位业绩挂钩,废除原来按人头和定额安排经费的办法,改按乐团公益性演出的数量、质量和事前确定的购买价格计算拨付财政经 费,取得了较好成效。“购买制”彻底打破了旧的经费供给制度。财政经费养事不养人,经费补助不以供养人员为依据,只与文化演出服务数量和质量挂钩。把绩效 结果作为实际拨付资金的依据,把对绩效的考评作为预算管理的抓手,财政经费投入以公共服务产出为前提,并实现投入产出的有机统一。同时,突出激励约束,乐 团演多补多、演少补少,质高补多、质差补少,根据职工实绩拉开收入差距,搞活内部收入分配,充分调动乐团及职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一是宣传部下达购买计划。购买计划就是公共服务绩效目标。将乐团公益性演出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及超大型四类,省委宣传部根据老百姓公共服务需求以及乐团的演出能力,提出年度公益性演出分类购买计划,商财政厅研究后下达。
二是财政厅确定购买价格。按照市场法则,综合考虑市场平均成本和利润等因素,分类核定公益性演出购买价格。购买价格分为基准、下限、上限价格三个档次,对于演出质量高的,按上限价格执行,对演出质量差的,按下限价格执行。购买价格实行与物价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是乐团提供演出服务。乐团根据年度购买计划,组织实施公益性演出服务。演出门票采取电话申领、网络申请等方式公开公正地派发,让所有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
四是主管部门实施考核。为确保演出质量,专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由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广播电视台对乐团公益性演出的场次、演员人数、观众人数、节目长度、节目创新、外请艺术家以及社会反响等演出情况进行考核。
五是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年初根据年度公益性演出购买计划和核定的基准价格,安排乐团年度经费预算;执行中根据年度公益性演出计划实施进度和下限价格计算给乐团预拨经费,用于演出节目的前期准备排练等;演出年度完毕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经费清算。演出年度确定为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
六是乐团自主支配资金。乐团对财政拨付的资金具有完全的支配权,乐团自行决定是用于运转性开支还是建设性开支,允许乐团根据职工的实际业绩完善内部分配。
新机制带来了新气象和新变化,试点工作取得了“单位显活力,群众得实惠,政府出绩效”的良好效果,激发了单位 和职工活力,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增强;增加了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人 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财政支出绩效明显提高,乐团演出数量、演职人员数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演出上座率达90%以上,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5%以上,公益性 演出投入受益比由过去的每万元7-8人次提高到目前的每万元2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