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淄博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已经市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淄博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一、规划分区为了便于科学合理地对全市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和规划,依据我市河流水系、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形态,同时考虑行政区划、社会经济、水资源分布特点及水资源综合调度的便利,将我市自南向北划分为3个区。
(一)南区为鲁山以南沂河上游的沂源规划区,属沂河流域,在行政区划上为沂源县,面积1637平方公里。
(二)中区为鲁山以北、小清河以南的淄博向斜规划区,属黄河流域小清河水系,在地形、地貌形态上为一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在行政上包括五区一县,即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桓台及开发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
(三)北区为黄泛平原规划区,地处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在行政区划上为高青县,面积830平方公里。
二、水资源状况
(一)大气降水1952~1995年系列平均降水量为654.3毫米,折合水量38.85亿立方米。其中枯水年降水量为412.2毫米,合24.48亿立方米,偏枯水年降水量为536.5毫米,合31.86亿立方米;平水年降水量641.2毫米,合38.07亿立方米,丰水年降水量785.2毫米,合46.63亿立方米。
(二)地表水资源我市1952~1995年系列多年平均径流深153.8毫米,天然年径流量为9.1324亿立方米,平水年时年径流量为7.7034亿立方米,偏枯年时年径流量为4.4203亿立方米,枯水年时的年径流量为1.6658亿立方米。中区五区一县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3.9705亿立方米,高青县为0.4490亿立方米,沂源县为4.7129亿立方米。沂源县径流相对丰沛,天然径流量占全市的51.6%.(三)地下水资源我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入渗,同时地表水体的渗漏、地下水侧渗、井灌回归等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
我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0.9828亿立方米,其中中区7.1204亿立方米,南区2.6686亿立方米,北区1.1938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可利用量1.地表水可利用量经计算,我市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4470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可利用水量2.3272亿立方米,占总可利用水量的68%;小型水库塘坝拦河闸可利用水量0.8368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4%;扬水站可引水量0.2830亿立方米,占总量的8%. 2.地下水可利用量经计算我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9.9918亿立方米,其中中区7.5070亿立方米,南区1.3683亿立方米,北区1.1165亿立方米。丰水年份地下水可利用量11.7568亿立方米,较均值偏多18%;平水年可利用量9.8591亿立方米,较均值偏少2%;偏枯年可利用量8.8407亿立方米,较均值偏少12%;枯水年可利用量7.1228亿立方米,较均值偏少29%. 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3.4388亿立方米。其中,中区9.5085亿立方米,南区2.7880亿立方米,北区1.1423亿立方米。
(五)水资源评价我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4.3毫米,降水总量38.85亿立方米,其形成的当地水资源量为15.697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3.4388亿立方米。按1997年全市人口401.03万人计算,我市人均占有可利用资源量335立方米。中区五区一县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306立方米,南区沂源县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507立方米,北区高青县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24立方米(见表1)。
表1 淄博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分配情况表分区面积(Km2)
耕地面积(万亩)人口(万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万m3)
亩均水资源量(m3)人均水资源量(m3)中区3471191.3310.7395085497306南区163745.954.9927880607507北区83065.535.3111423174324全市5938302.7401.03134388440335三、水环境质量状况(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太河水库及其上游区多年来保持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体,可作为各类用水水源;其余河道干流水体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现状年多属Ⅴ或超Ⅴ类水体。沂河污染相对较轻,河道上游水质较好。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全市地下水类型复杂多样,南部中低山区水质优良,是理想的饮用水源;中区孝妇河流域、北区高青中部、南部污染相对严重,水质较差,不宜饮用;淄河流域绝大部分井点水质良好,但在下游部分地区石油化工企业污染影响较重,主要超标项目为石油类,呈带状分布在周村--张店北部、桓台南部的平原地区水质良好;周村城区部分井点水质较差,主要污染企业为纺织业。
(三)大武水源地大武水源地是我市最大最重要的水源地,70年代以前水质良好,自7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特别是30万吨乙烯工程的兴建与发展,使该水源地受到石油污染,被污染区域地下水中有毒害污染物特别是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含量不断升高,其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不能应用于工业的严重污染水体约2平方公里;能够作为工业用水的中度污染水体约占开采区的1燉2;能够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体不足1燉2,水质已严重下降。根据大武水源管理处1998年10月水质监测结果,在均匀布点的25口监测井中油类检出21口,占84%;苯类检出7口,占28%;酚类检出2口,占8%.以水源地西部堠皋、西夏一带及水源地东部二化、一化一带污染最为严重。堠皋、西夏一带油含量在0.4mgl以上,98年堠皋3号井枯水期检测油含量为26.4mgl,丰水期检测油含量为19.8mgl.石油类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由1993年的10平方公里到1997年扩展到30多平方公里。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供水工程建设成就1.蓄水工程截止1997年,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2座,总库容3.177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812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3座,总库容1.107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6236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52座,总库容1.009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5679亿立方米;塘坝1180座,总库容0.1512亿立方米,大型拦河闸6座,拦蓄能力670万立方米。以上共有蓄水工程1343项,总拦洪能力5.5125亿立方米,总兴利库容3.2217亿立方米。
2.引水工程全市目前引水工程主要有:刘春家、马扎子大型引黄闸两处,设计引水能力分别为37.5立方米燉秒和27.8立方米燉秒;桓台引清济湖工程。1989年动工兴建引黄济淄工程。此外还有河道扬水站780处及一些小型引水干渠。上述已竣工工程1997年实际引水量2.0693亿立方米。
3.农村机电井及动力排灌工程根据淄博市水利年报,截止1997年底,全市农村实有机电井44828眼,其中配套机电井43812眼,配套动力37655千瓦,固定排灌站1202处。
4.城市供水系统我市的城市供水基本上各区县自成一体,是一个多水源地、多系统、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供水城市,既有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又有自备水源井取水系统。城市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主要水源地有大武、湖田、四宝山、神头、窑广、天津湾、龙泉、北下册、杨古、宝山、齐陵、朱台等供水水源地。我市共建有自来水公司7个,水厂25座,自来水管网总长度671公里,供水能力72万立方米燉日。
(二)供用水现状分析现状年全市总供水量13.34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7626亿立方米,地下水10.1247亿立方米,引客水1.0720亿立方米,其它工程供水0.0239亿立方米。城市供水的绝大多数为地下水。
现状年全市总用水量13.3478亿立方米,其中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2.773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0.8%;农业灌溉和农村生活用水9.957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4.6%;乡镇企业用水0.617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6%.农田灌溉用水仍是全市用水大户,年用水量达8.719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5.3%.从水资源总量来看基本平衡。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区用水情况差距大,南区沂源县,水资源相对富足,水资源供大于求。北区高青县,濒临黄河,客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供需平衡。中区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供水紧张,多年来靠超采地下水维持供水,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了大面积的降落漏斗。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下水超采严重,供需矛盾尖锐。
2.水资源污染严重,加剧了供需矛盾。
3.地表径流的拦蓄利用水平低。
4.矿坑水和污废水的利用率低。
5.农业用水多,浪费严重。
6.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用水量急剧增加,但管理混乱,浪费严重。
7.工业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项目多,给城市供水带来困难。
8.引客水量少,远不及城市发展的需要。
五、总需水量预测成果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指标,到2005年全市在平水年时总需水量为15.88亿立方米,偏枯年时总需水量为16.66亿立方米,枯水年时总需水量为17.68亿立方米。到2010年全市在平水年时总需水量为17.92亿立方米,偏枯年时总需水量为18.70亿立方米,枯水年时总需水量为19.68亿立方米。
六、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
(一)南区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
1.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1)现有工程的挖潜配套。2005年前增加可供水量175.8万立方米,2010年前增加可供水量112.5万立方米。
(2)新建供水工程。2005年前新建塘坝6座,扬水站105处,新增可供水量57.1万立方米。2010年前新建塘坝3座,扬水站78处,新增可供水量35.5万立方米。
以上工程实施后,2005年可新增供水量232.9万立方米,2010年可新增供水量148万立方米。
2.地下水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2005年可新增供水量851.5万立方米,2010年可新增供水量532.5万立方米。
3.污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沂源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是2005年处理规模为3万立方米燉天,2010年处理规模为5万立方米燉天,2级处理深度。
2005年利用量440万立方米,2010年利用量470万立方米。
4.矿山排水的利用规划及可利用量2010年矿坑排水利用量为898.6万立方米。
南区上述规划的供水工程实施后,2005年可新增供水量0.1524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1.8747亿立方米,P=75%时1.4133亿立方米,P=95%时0.9170亿立方米。2010年可新增供水量0.1609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2.0357亿立方米,P=75%时1.5743亿立方米,P=95%时1.0780亿立方米。
(二)中区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1.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1)现有工程挖潜配套。2005年增加可供水量600万立方米燉年,2010年增加可供水量510万立方米燉年。
(2)新建供水工程规划。新建小型水库、塘坝、扬水站,2005年增加可供水量810万立方米,2010年增加可供水量1280万立方米。
以上工程实施后,2005年可新增供水量1410万立方米,2010年可新增供水量1790万立方米。
2.地下水供水工程可供水量预测中区地下水总体已经超采,但博山区的天津湾水源地、源泉水源地、张店区的西郊水源地、大张水源地,淄川区的岭子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口头水源地、临淄的朱台水源地、齐陵水源地、外向型加工区水厂,桓台的周家水源地等,尚未达到允许开采量。这些水源地通过挖潜配套,可以增加供水量,改善了局部地区的供水状况。但中区地下水多年来处于超采状态,本规划仍以该区的允许开采量作为供水量的上限。
3.污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张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2005年2级处理水量达到17万立方米燉天,3级处理回用3万立方米天;2010年污水2级处理规模达到25万立方米燉天,3级处理规模10万立方米燉天。博山污水处理厂,规划建于城区白塔镇东北,2005年处理规模4万立方米燉天,2级处理深度;2010年处理规模2级7万立方米燉天,3级2万立方米燉天。
淄川污水处理厂,规划建于贾村水库以北,2005年处理规模2级3.5万立方米燉天,3级1.5万立方米燉天;2010年规模2级5.5万立方米燉天,3级3万立方米燉天。
临淄污水处理厂,规划建于辛广路以西敬仲镇,2005年处理规模2级3万立方米燉天,3级1万立方米燉天;2010年处理规模2级6万立方米燉天,3级2万立方米燉天。
周村污水处理厂,规划建于周村城区北部,2005年处理规模3万立方米燉天,2级处理深度;2010年处理规模2级5.5万立方米燉天,3级2万立方米燉天。
桓台污水处理厂,2005年处理规模2万立方米燉天,2010年处理规模5万立方米燉天,2级处理深度。
以上工程实施后,中区2005年污水总利用量应达到7710万立方米,其中城市回用量200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利用量5710万立方米;2010年污水总利用量应达到10820万立方米,其中城市回用量6930万立方米,农田灌溉利用量3890万立方米。
4.矿山排水利用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1)金属矿山排水的利用除黑旺铁矿2001年闭坑外,其他金属矿山的服务期限可到2010年以后。2005年和2010年金属矿山排水619万立方米,规划全部利用。
(2)煤矿排水的利用2005年煤矿排水量120万立方米,现回用66万立方米,2005年回用量仍维持现有水平。2010年煤矿全部闭坑,停止排水。
5.引客水供水工程规划2001年国庆节前实现引黄供水规模25万立方米燉天,2005年前巩固25万立方米燉天的引水规模,年供水量9125万立方米,2010年实现引黄供水规模50万立方米燉天,年供水量18250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中区规划的供水工程实施后,2005年前可新增供水量1.9130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11.6775亿立方米,P=75%时10.2806亿立方米,P=95%时8.5292亿立方米。2010年前可再新增供水量1.7859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13.4734亿立方米,P=75%时12.0775亿立方米,P=95%时10.3251亿立方米。
(三)北区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1.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2005年在干二排新建拦河闸。
2010年新建干二排侯家拦河闸。
2.地下水供水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现状开采量14758万立方米,已远远超过其地下水可利用量11165万立方米。地下水可供水量以允许开采量为上限。
3.污废水处理回用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高青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是近期规模2万立方米燉天。2005年可利用量210万立方米,2010年可利用量230万立方米。
4.综上所述,北区规划工程实施后,2005年可新增供水量1.4710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2.5978亿立方米,P=75%时2.4949亿立方米,P=95%时2.3494亿立方米。2010年可再新增供水量20万立方米,不同保证率可供水量P=50%时2.5998亿立方米,P=75%时2.4969亿立方米,P=95%时2.3514亿立方米。
七、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我市2005年和2010年可供水量和需水量情况,在不同保证率下进行平衡分析(平衡结果见表2和表3,其中“+”表示有余水,“-”表示缺水)。从平衡结果来看,在平水年份且有引客水供水的情况下,全市略有余水,但余水分布在南区和北区,中区则仍然缺水。在偏枯年和枯水年的情况下,各规划区均存在缺水问题,且缺口随保证率的提高而增大。
表2 2005年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m3分区 保证率P=50% P=75%P=95%南区+3212.50-2391.74-8722.90中区-3688.57-21071.47-45295.04北区+3301.80-1214.20-4834.30全市+2825.73-24677.41-58852.24表3 2010年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m3分区保证率P =50% P =75% P =95%南区+2112.49-3674.71-10249.01中区-2661.94-19739.44-43380.74北区+2376.87-2082.13-5682.13全市+1827.42-25496.28-59311.88八、水价的调整与预测(一)水价调整过程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我市城市水价进行过多次调整,1982年到2000年,城市工业用水综合水价由0.14元燉立方米调整到2.01元燉立方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综合水价由0.14元燉立方米调整到1.25元燉立方米(见表4)。表4 淄博市历年城市综合水价调整变化情况表 单位:元燉m 3年份用水分类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普通经营特殊经营19820.140.140.140.116 19830.160.160.160.136 19860.180.240.180.204 19870.180.280.220.244 19880.180.330.22燉19890.180.530.42燉19910.180.680.68燉1993.40.700.900.90燉1993.80.701.301.30燉19960.701.6641.632燉19980.901.8641.832燉19991.051.8643.0325.032 20001.252.0123.185.18(二)水价调整预测本规划只对我市中区城市公共供水综合水价进行预测,其它区县公共供水和自备水源供水的价格,可参照执行。
我市城市公共供水水价主要由3部分构成: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和污水处理费。
1.水资源费:目前执行的标准是生活用水0.30元燉立方米,生产经营用水0.90元燉立方米。今后根据省里政策规定,适当调整。
2.供水成本:根据淄博市自来水公司的测算结果,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单方供水成本(含折旧费)分别为0.680元、0.695元和0.739元,依据此测算值,考虑物价水平和水价承受能力,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经营用水合理赢利并逐步提高定价原则。
3.污水处理费:张店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成本(不含折旧费)为0.40元燉立方米~0.50元立方米,按保本微利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预测。
以上述三项费用为依据,结合水价承受能力,综合预测2005年和2010年的中区城市公共供水水价水平(见表5)。
表5 淄博市中区城市公共供水综合水价预测表 单位:元燉立方米年份用水分类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普通经营特殊经营现状1.252.0123.185.18 20051.802.834.207.20 20102.503.605.708.70九、结论规划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将淄博市划分为南、中、北3个规划分区;计算了全市的水资源量;调查了水环境质量状况和供用水现状,在合理确定各项用水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了需水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对供水工程、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进行了规划。结论如下:(一)我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4.3 mm,降水总量38.85亿m3,其形成的当地水资源量为15.70亿m 3.水资源可利用量13.44亿m 3,南、中、北3区分别为2.79亿m 3、9.51亿m 3、1.14亿m 3.按现状年1997年全市人口401.03万人计,淄博市人均占有水资源可利用量335m3,是全省的94%,全国的15%.由此可知,我市在全省、全国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中区,人均占有量仅306m3,占全省的85%,全国的13%.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尤其突出。
(二)我市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淄河上游(太河水库以上)多年来保持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体,可作为各类用水水源;其余河道干流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多属Ⅴ类或超Ⅴ类水体。沂河污染相对较轻,河道上游水质较好,城区和下游河道中度污染。
全市地下水类型复杂多样,部分区域受到污染,Ⅰ、Ⅱ类水占27.4%、Ⅲ类水占39.4%、Ⅳ、Ⅴ类占33.2%.主要污染项目有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石油类等。总体趋势是Ⅰ、Ⅱ类水逐年减少,Ⅲ类逐年增加,Ⅳ、Ⅴ类水维持不变;淄河流域的地下水质量明显好于孝妇河流域;南部山区好于北部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好于浅层地下水;远河地区好于近河地段;碳酸盐裂隙裂岩水质量较好,碎屑岩裂隙水质量次之,松散岩类孔隙水质量较差;地下水环境质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小,枯、丰水期无明显变化。
(三)现状年1997年全市总供水量14.4亿m3.其中,地表水1.76亿m3,地下水10.12亿m3,引客水1.07亿m3,矿山排水1.06亿m3,其它3885万m3.从水资源总量来看,目前基本平衡,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区用水情况差距较大。南区大气降水丰沛,水资源有余。北区地下水超采3593万m3,但由于濒临黄河,客水资源丰富,可基本实现平衡。中区工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供不应求,多年来靠超采地下水来坚持需求,1997年超采量达7740万m3,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出现了大面积降落漏斗。
(四)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预测2005年在平水年、偏枯年、枯水年的需水量为15.8674亿m3、16.6565亿m3和17.6808亿m3,2010年在平水年、偏枯年、枯水年的需水量为17.9261亿m3、18.6983亿m3和19.6867亿m3.如果规划的原有工程挖潜配套、引黄供水工程、新建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工程、污废水和矿坑水回用等工程能按期建成,全市可供水总量:2005年在不同保证率下为16.15亿m3、14.1888亿m3和11.7956亿m3;2010年在不同保证率下为18.1089亿m3、16.1487亿m3和13.7545亿m3.经平衡分析:2005年为平水年时余0.2825亿m3、为偏枯年时缺2.4677m3、为枯水年时缺5.8852亿m3;2010年为平水年时余0.1827亿m3、为偏枯年时缺2.5496亿m3、为枯水年时缺5.9311亿m 3.因此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由于水资源的污染,还存
在水质型缺水问题。
(五)我市的节水工作开展较早,富有成效。城市万元产值取水量由1986年的190.6 m 3下降到1997年的57.6 m 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49.6%提高到92.7%(不含电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农业节水推
广了防渗渠建设,低压管道灌溉、喷、滴、微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节水工作仍具有较
大的潜力,规划到2005年中区万元产值取水量降到38 m 3,2010年达到34 m 3.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5%.农业灌溉中适宜节水灌溉的农田林果全部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
方式。
(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地下水超量开采,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水资源保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实施水资源保护规划,将切实控制和延缓水资源污染速
度,并将逐步减轻,总体质量趋于好转。
十、对策与措施(一)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水资源在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和《淄
博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淄博市水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水污染防
治管理办法》、《淄博市太河水库水源保护管理办法》、《淄博市水土保持若干规定》等地
方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应逐步制定下列地方法规,完善配套地方法制体系。
1.淄博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2.淄博市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使用办法;
3.淄博市取水许可和开源管理规定;
4.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5.淄博市萌山水库、田庄水库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6.淄博市河流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7.淄博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管理办法;
8.水资源功能区(段)划分及管理办法;
9.淄博市水污染事故处理办法。
(二)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落实用水方略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支持水资源管理工作,强化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进一步理顺
体制,真正实现空中水、地上水、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城市农村用水的统一管理。要认真落实
“优先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积极引用黄河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的用水方略。
(三)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先利用地表水。目前利用地表水程度较低,实际用水量仅占地表水可利用量的51%,有较
大潜力可挖。应通过兴建水库、塘坝、拦水坝,提高拦蓄能力,对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加固、
配套及兴建地表水供水工程等措施,努力提高地表水利用程度。
合理开发地下水。目前地下水资源除南区沂源县外,中区和北区都呈超采状态,并出现较
多环境问题。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运用不同的
开发利用方案,在一些富水地段,可扩大开采,但须科学论证,合理开发。在漏斗区应控制开采
,科学确定可开采量,积极采取措施回灌补源,尽可能地维持采补平衡。
推广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以劣替优。建设分质供水系统,优水作为生活供水资源,劣水作
为工业和园林绿化、卫生用水。
(四)加速客水工程建设,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引黄供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加速工程的配套建设,在2001年
前实现25万m 3燉天的供水规模。2010年前达到50万m 3燉天的供水规模。
随着小清河水质的逐年好转,可逐步加大小清河引水量用于沿河区农业灌溉。
做好“南水北调”引长江水的前期工作,争取用好长江水。
(五)污废水资源化我市已规划在各区县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如期建成运行,到2005年处理能力37.5万m 3燉天,利用量达到8730万m 3,到2010年处理能力达到61万m 3燉天,利用量11920万m 3,将成为重要的水资源。
随着矿山的逐渐闭坑,排水逐渐减少。矿坑水水位将大幅度上升,煤系地层地下水将串入
奥陶系地层,引起水环境恶化。要搞好煤矿闭坑后水质的演化规律研究及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
究,开发利用这部分水。
(六)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爱水、惜水和节水意识,把节约用水当作一项长
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
工业节水:建设节水型企业,加大节水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节水投资渠道,扶持企业节水
技改。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工艺,倡导节水科研、设计、技术推广等产业的发
展。生活节水推广“中水道”工程,建设节水型小区,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节水:农业是用水大户,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是节水的重中之重。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种
植节水的农作物;大力推广农田“三灌”技术(大田喷灌、果树微灌、蔬菜滴灌)等先进灌溉技
术,在山区和水库灌区继续推广普及防渗渠、低压管道等节水灌溉技术。
(七)对乡镇企业实施统一管理,提高乡镇企业用水水平。乡镇企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
的50%左右,但其用水管理仍未实行统一管理,其用水水平仍低于城市工业,是一个薄弱环节。
要对乡镇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管水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节水技
术。
(八)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合理的工业结构。淄博市现有工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耗
水量大,对当地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当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确定
适于当地水资源状况的工业结构体系,优先发展电子、机械、高新技术等低耗水轻污染行业,
严格限制造纸、小化工、皮革等高耗水、重污染行业。国有大型化工、医药企业向精细加工
方向发展,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再片面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电力行业作为特殊
用水行业,不宜在地下水超采地区过度发展,其循环冷却水应尽量采用地表水和再生污水。
(九)实施供水应急预案。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
比例。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在维持农业生产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工业用水计划。在特殊干
旱年实行应急供水预案及枯水期水价: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减少农业开采量,压一般工业用
水,保重点工业用水。
(十)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1.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淄博市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在特级水源保护区内
,严禁新建、扩建污染水源的工业项目;在1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污染水源的工业项目;在2级
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废水必须符合排放标准。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
境影响评价。
2.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将能够集中处理的污水集中处理,并采取先进技术,提高污水
处理率和达标率,达到达标排放。对于不能集中处理的污水各企业必须内部处理达标后才能排
放。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企业的跑、冒、滴、漏对水质的污染。进一步研究大武水源地的石油
污染问题,尽快实施和不断深化“八五”项目研究的治理方案和深层次研究,延缓大武水源地
的污染速度。
3.加强凿井施工和矿山停采闭坑的管理工作,防止串层污染,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
。认真搞好污染报废井的调查和回填封堵工作。
4.加强水土保持工作。2005年前水土流失得到普遍治理,2010年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凡
能采取生物措施的坡面,全部完成造林工作;坡面蓄排水工程防御暴雨达到百年一遇;凡位于“
三河“上游区内的沟谷、河道,全部建成蓄水、拦河工程。
(十一)开展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建议落实投资渠道,增
加科研经费投入,每年从水资源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以科学研究。开展新水源的寻找勘
探;水资源调查评价;水位水质监测;大武水源地的水质保护;矿坑积水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应用
研究等科研工作。
(十二)进一步发挥水价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调控作用,逐步完善水价体系。到2
005年,城市综合水价应达到居民生活用水1.80元燉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2.83元燉立方米,普
通经营用水4.20元燉立方米,特殊经营用水7.20元燉立方米;到2010年,城市综合水价应达到居
民生活用水2.50元燉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3.60元燉立方米,普通经营用水5.70元燉立方米,特
殊经营用水8.70元燉立方米,使水资源的稀缺性得到体现,逐步使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的
生产经营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