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政法规
关于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你局《关于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请示》(唐交建字〔2014〕2号)及附送的《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我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4年5月28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该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遵化市境内,起点位于遵化市侯家寨乡甘渣峪村北的承唐交界处,终点与承唐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相接。其中起点至遵化南互通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长度约23.21公里,遵化南互通至终点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长度19.58公里。路线全长42.79公里,新建大、中桥29座,分离式立交16座,隧道1座,互通式立交4处,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4处,服务区1处。工程总投资26.02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33亿元,占总投资的5.1%。

  2006年9月和2007年12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以环审〔2006〕466号和环审〔2007〕567号文批复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补充报告书。工程于2009年4月开工,2013年1月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同意该工程投入试运行,目前车流量达到预测初期车流量的87.4%,工程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工程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共25处,其中22处村庄,3所学校。工程在23处声环境敏感目标路段安装了总长7062米声屏障,路基路段声屏障高度为3米,桥梁路段声屏障高度为2.92米。杨家峪小学由原距离路道路中心线30米搬迁至距道路中心线78米处,新校址已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在K904+250-K904+520段建设了270米降噪试验路面。

  (二)工程护坡采用了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沿线建设了排水系统。中央分隔带、立交区、收费站、服务区等管理服务设施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绿化。拌合站、预制厂、弃土场部分采取了平整及绿化恢复措施,部分交与地方使用。

  (三)工程沿线服务设施安装了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收费站、服务区及管理所的污水处理后排入边沟自然蒸发,管理处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唐山管理处、遵化服务区安装了地源热泵代替燃煤锅炉,收费站采用燃油锅炉代替燃煤锅炉。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设置了垃圾收集装置,垃圾集中清运至就近的垃圾处理场处理。

  (四)工程运营单位制定了《长深公路遵化(承唐界)至南小营段高速公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工程对跨越黎河和沙河的两座大桥安装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加强了防撞护栏。

  三、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的《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一)在现有车流量条件下,工程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限值要求

  (二)沿线服务设施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三)沿线服务设施的锅炉大气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公物浓度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要求。

  四、验收结论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我部委托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及唐山市环境保护局、遵化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该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

  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