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有关规定,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小组评审和审议,同意将《望娘滩传说》等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予以公布。
附件: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重庆市人民政府
附件
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共计110项)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Ⅰ―16 |
望娘滩传说 |
民间文学 |
大足区 |
2 |
Ⅰ―17 |
石宝寨的传说 |
忠 县 |
|
3 |
Ⅰ―18 |
林贵福的故事 |
开 县 |
|
4 |
Ⅱ―59 |
焦石民歌 |
传统音乐 |
涪陵区 |
5 |
Ⅱ―60 |
綦江民歌 |
綦江区 |
|
6 |
Ⅱ―61 |
石城情歌 |
黔江区 |
|
7 |
Ⅱ―62 |
长寿石工号子 |
长寿区 |
|
8 |
Ⅱ―63 |
梁平吹手 |
梁平县 |
|
9 |
Ⅱ―64 |
龙孔吹打 |
丰都县 |
|
10 |
Ⅱ―65 |
开山号子 |
垫江县 |
|
11 |
Ⅱ―66 |
石柱土家断头锣鼓 |
石柱县 |
|
12 |
Ⅱ―67 |
瞿塘峡船工号子 |
奉节县 |
|
13 |
Ⅱ―68 |
新津船工号子 |
云阳县 |
|
14 |
Ⅱ―69 |
薅草锣鼓 |
云阳县 |
|
15 |
Ⅱ―70 |
打夯号子 |
云阳县 |
|
16 |
Ⅱ―71 |
抬工号子 |
云阳县 |
|
17 |
Ⅱ―72 |
大溪穿扬号子 |
巫山县 |
|
18 |
Ⅱ―73 |
酉阳耍锣鼓 |
酉阳县 |
|
19 |
Ⅱ―74 |
苗山打闹 |
彭水县 |
|
20 |
Ⅱ―75 |
彭水太原民歌 |
彭水县 |
|
21 |
Ⅲ―29 |
太安茶连箫 |
传统舞蹈 |
万州区 |
22 |
Ⅲ―30 |
武陵板凳龙 |
万州区 |
|
23 |
Ⅲ―31 |
含谷火龙 |
九龙坡区 |
|
24 |
Ⅲ―32 |
北碚年箫 |
传统舞蹈 |
北碚区 |
25 |
Ⅲ―33 |
接龙小观梆鼓舞 |
巴南区 |
|
26 |
Ⅲ―34 |
铜梁彩灯舞 |
铜梁县 |
|
27 |
Ⅲ―35 |
河包肉龙 |
荣昌县 |
|
28 |
Ⅲ―36 |
龙孔戏牛舞 |
丰都县 |
|
29 |
Ⅲ―37 |
平桥耍龙 |
武隆县 |
|
30 |
Ⅲ―38 |
潼南县花岩女子狮舞 |
潼南县 |
|
31 |
Ⅲ―39 |
潼南县花岩彩龙舞 |
潼南县 |
|
32 |
Ⅲ―40 |
潼南县太安扯扯灯 |
潼南县 |
|
33 |
Ⅲ―41 |
高阳板凳龙 |
云阳县 |
|
34 |
Ⅲ―42 |
高台狮舞 |
酉阳县 |
|
35 |
Ⅳ―21 |
川剧 |
传统戏剧 |
渝北区 |
36 |
Ⅳ―22 |
川剧 |
万盛经开区 |
|
37 |
Ⅳ―23 |
酉阳花灯 |
酉阳县 |
|
38 |
Ⅴ―13 |
麻柳荷叶 |
曲艺 |
巴南区 |
39 |
Ⅵ―12 |
复兴贺家拳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北碚区 |
40 |
Ⅵ―13 |
昆仑太极拳 |
江津区 |
|
41 |
Ⅵ―14 |
蚕门武术 |
江津区 |
|
42 |
Ⅵ―15 |
小洪拳 |
荣昌县 |
|
43 |
Ⅵ―16 |
金家功 |
梁平县 |
|
44 |
Ⅵ―17 |
上刀山 |
酉阳县 |
|
45 |
Ⅵ―18 |
蹬技 |
市杂技团 |
|
46 |
Ⅵ―19 |
古典戏法 |
市杂技团 |
|
47 |
Ⅶ―21 |
三峡根雕 |
传统美术 |
万州区 |
48 |
Ⅶ―22 |
烙画 |
渝中区 |
|
49 |
Ⅶ―23 |
竹壳雕刻技艺 |
江北区 |
|
50 |
Ⅶ―24 |
江北竹雕 |
江北区 |
|
51 |
Ⅶ―25 |
根雕技艺 |
南岸区 |
|
52 |
Ⅶ―26 |
北碚刺绣 |
传统美术 |
北碚区 |
53 |
Ⅶ―27 |
北碚印纽雕刻工艺 |
北碚区 |
|
54 |
Ⅶ―28 |
北碚木雕 |
北碚区 |
|
55 |
Ⅶ―29 |
北碚剪纸 |
北碚区 |
|
56 |
Ⅶ―30 |
大足剪纸 |
大足区 |
|
57 |
Ⅶ―31 |
葛兰石狮艺术 |
长寿区 |
|
58 |
Ⅶ―32 |
重庆面塑 |
市文研院 |
|
59 |
Ⅷ―87 |
诗仙太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
传统技艺 |
万州区 |
60 |
Ⅷ―88 |
花丝镶嵌传统工艺 |
渝中区 |
|
61 |
Ⅷ―89 |
九园包子传统制作技艺 |
渝中区 |
|
62 |
Ⅷ―90 |
重庆陆稿荐卤菜传统制作技艺 |
渝中区 |
|
63 |
Ⅷ―91 |
王鸭子传统制作技艺 |
渝中区 |
|
64 |
Ⅷ―92 |
正东担担面传统制作技艺 |
渝中区 |
|
65 |
Ⅷ―93 |
德元酸梅汤传统制作技艺 |
渝中区 |
|
66 |
Ⅷ―94 |
重庆大漆制作技艺 |
大渡口区 |
|
67 |
Ⅷ―95 |
重庆饶氏核桃雕刻技艺 |
南岸区 |
|
68 |
Ⅷ―96 |
桥头火锅调料传统熬制技艺 |
南岸区 |
|
69 |
Ⅷ―97 |
贾氏桂花酒传统酿造技艺 |
南岸区 |
|
70 |
Ⅷ―98 |
北碚豆花传统制作技艺 |
北碚区 |
|
71 |
Ⅷ―99 |
大足铁山竹编 |
大足区 |
|
72 |
Ⅷ―100 |
邮亭鲫鱼传统制作技艺 |
大足区 |
|
73 |
Ⅷ―101 |
土沱麻饼传统制作技艺 |
渝北区 |
|
74 |
Ⅷ―102 |
渝北老窖酿造技艺 |
渝北区 |
|
75 |
Ⅷ―103 |
西兰卡普(土家织锦)制作技艺 |
黔江区 |
|
76 |
Ⅷ―104 |
长寿薄脆传统制作工艺 |
长寿区 |
|
77 |
Ⅷ―105 |
合川肉片传统制作技艺 |
合川区 |
|
78 |
Ⅷ―106 |
永川高氏烟火架制作技艺 |
永川区 |
|
79 |
Ⅷ―107 |
荣昌角雕 |
荣昌县 |
|
80 |
Ⅷ―108 |
璧山微刻工艺 |
传统技艺 |
璧山县 |
81 |
Ⅷ―109 |
传统牛皮鼓制造工艺 |
璧山县 |
|
82 |
Ⅷ―110 |
竹雕加工工艺 |
璧山县 |
|
83 |
Ⅷ―111 |
铜乐锻造技艺 |
梁平县 |
|
84 |
Ⅷ―112 |
袁驿豆干传统制作技艺 |
梁平县 |
|
85 |
Ⅷ―113 |
麻辣鸡块传统技艺 |
丰都县 |
|
86 |
Ⅷ―114 |
垫江酱瓜传统制作技艺 |
垫江县 |
|
87 |
Ⅷ―115 |
后坪木器制作工艺 |
武隆县 |
|
88 |
Ⅷ―116 |
羊角老醋传统制作技艺 |
武隆县 |
|
89 |
Ⅷ―117 |
乌杨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
忠 县 |
|
90 |
Ⅷ―118 |
开州龙珠茶制作技艺 |
开 县 |
|
91 |
Ⅷ―119 |
冉氏霉豆卷传统制作技艺 |
开 县 |
|
92 |
Ⅷ―120 |
打牮拨正 |
奉节县 |
|
93 |
Ⅷ―121 |
巫溪传统手工制盐技艺 |
巫溪县 |
|
94 |
Ⅸ―8 |
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术 |
传统医药 |
涪陵区 |
95 |
Ⅸ―9 |
郭昌毕中医跌打损伤传统疗法 |
涪陵区 |
|
96 |
Ⅸ―10 |
赵氏雷火灸 |
渝中区 |
|
97 |
Ⅸ―11 |
老氏静卧养生法 |
大渡口区 |
|
98 |
Ⅸ―12 |
刘氏“捏膈食筋”疗法 |
黔江区 |
|
99 |
Ⅸ―13 |
柴氏推灸养生祛病法 |
奉节县 |
|
100 |
Ⅹ―23 |
禹王庙会 |
民俗 |
渝中区 |
101 |
Ⅹ―24 |
浴佛节 |
九龙坡区 |
|
102 |
Ⅹ―25 |
合川坐歌堂 |
合川区 |
|
103 |
Ⅹ―26 |
江津楹联习俗 |
江津区 |
|
104 |
Ⅹ―27 |
江津白沙“闹元宵”习俗 |
江津区 |
|
105 |
Ⅹ―28 |
关坝镇苗族砍火星节 |
万盛经开区 |
|
106 |
Ⅹ―29 |
梁平接龙习俗 |
梁平县 |
|
107 |
Ⅹ―30 |
水龙祈雨 |
丰都县 |
|
108 |
Ⅹ―31 |
秀山苗族羊马节 |
民俗 |
秀山县 |
109 |
Ⅹ―32 |
哭嫁 |
酉阳县 |
|
110 |
Ⅹ―33 |
郁山孝歌 |
彭水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