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法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二00四年九月三日

    关于认真做好资助贫困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教育局2004年8月20日)

    为保障我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正常完成学业,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4年资助贫困生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61号)精神,现就认真做好全市资助贫困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巩固全市“普九”成果,保障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正常完成学业,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采取得力措施,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大力宣传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资助农村中小学和贫困学生活动,重点帮助解决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山区贫困学生和城市特困下岗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二、主要任务

    2004年资助40600名贫困中小学生,保证这些贫困中小学生按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以后每年按省、市下达的任务,确定资助人数;确保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初中3%、小学1%以内,其他学段学生正常完成学业。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实行资助贫困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是各级政府和学校应有的责任。要把资助贫困生工作纳入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各地对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要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正常完成学业。

    (二)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资助贫困生工作机构。成立资助农村中小学和贫困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教育局,负责资助贫困生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各学校也要明确专人具体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

    (三)加强配合,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工作会议制度。一是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年年底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总结当年的工作,每位成员进行年度工作述职,并做出下一年的总体工作安排。二是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教育局牵头,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召集相关成员单位,专题研究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安排成员单位承担的资助贫困生任务。三是联络员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联络员,由资助工作办公室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交流各成员单位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督办工作进度。各县(市)区也要建立资助贫困生工作会议制度。

    (四)加大投入,不断拓宽资助贫困生的经费筹措渠道。各级政府都要从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并逐年有所增加。从今年起,各县(市)区都要建立资助贫困生资金专户,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安排的助学专项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公办普通高中要从“三限生”学费收入中提取10%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市、县(市)区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要通过各种活动,募集资助资金。

    (五)广泛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助学活动。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基金会、“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山区女童助学计划”、“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扶残助学活动”等社会公益项目在经常性助学活动中的作用;二是继续在全市开展每年“资助千名特困生”活动和城区学校对口扶持山区寄宿制中小学活动;三是市直农村小康建设工作队开展帮扶一所寄宿制学校活动,帮助学校解决办学条件和学生生活困难。市政府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

    (六)抓住时机,认真做好春、秋两季开学前后资助政策的落实。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后,广泛宣传国家资助贫困生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有关资助政策和措施。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按时入学。对有特殊困难的中小学生适当减免书费或杂费的具体办法和审批程序,由各县(市)区制定。

    (七)加强督办,建立资助贫困生工作情况月报制度。各级政府要将资助贫困生工作列入工作内容,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每年适时组织检查督办,促进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要在今秋开学时将今年资助贫困生的任务落实到位,以后每月20日前将资助贫困生工作情况以月报的形式报送市资助工作办公室。今年年底,市资助工作办公室将对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完成资助贫困生工作目标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未完成资助目标任务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2004年各县(市)区、市直学校资助中小学贫困生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04年各县(市)区、市直学校资助中小学贫困生任务分解表

单位资助贫困生人数合计
枣阳市330040600
宜城市3300
南漳县7500
保康县7000
谷城县7500
老河口市3300
襄阳区2600
襄城区2300
樊城区2800
高新开发区200
汽车产业开发区200
市一中80
市三中80
市四中150
市五中135
市八中50
市九中10
市三十六中45
市三十七中5
市三十八中5
市三十九中5
市四十中5
市四十一中5
市四十三中5
市一实小5
市二实小5
市春园西路学校5
市万山学校5